兴福禅寺

  • 来源: 常熟佛教协会    作者: admin    时间: 2019/8/23 13:08:49    点击率: 882



兴福禅寺位于江苏省常熟市虞山北麓,青嶂叠起,古木参天,飞泉石桥,气象雄古,颇擅林泉云壑之美。

本寺创自南齐,至今已有千五百余年历史,时邑人郴州牧倪德光舍宅为寺,初名“大慈寺”。梁大同三年(537),改名兴福寺。(又传,大殿后,有一石隆起,左看如“兴”,右看似“福”,寺因以名,至今其石尚在,游人每至大殿,喜抚其石,谓可沾喜得福。)唐大历至建中年间(776-783),已称破山寺,常建《题破山寺后禅院》可证。相传唐贞观年间,有黑白二龙交斗,冲进成溪,遂成破涧,故又名“破山寺”。会昌时(841-846),武宗灭佛,寺毁,自大中(847-860)后,又续加修建,飞泉石桥,长廊复阁,气象雄古。咸通三年(862),懿宗敕赐大钟一口,重一千三百余斤;咸通九年(868),又敕赐破山兴福寺额,由是或称兴福寺,或称破山寺,或称破山兴福寺。宋雍熙中(984-987),高僧晤恩创宗教院于山门之西偏。熙宁至绍圣间(1068-1098),大沙门海素更于宁教院之西建光明庵。明嘉靖中,以倭寇之乱俱废。万历二十六年(1598),钱顺时妻卞氏罄产倡缘,重建大雄宝殿于原址西二十余丈(即今址),子世扬、孙谦益及钱时俊等诸檀越,历时十余年,修建天王殿、地藏殿、观音殿、云会堂等;并皆重塑金身,又赎归菜园、山场,功德可比倪德光之舍宅。清乾隆二十六年,撤材重建大雄宝殿。咸丰十一年(1861),太平军于寺内设难民局、留养局,又为制造火药,设吊硝厂于寺,故寺中殿堂屋舍得以保全。同治、光绪间,略为整修,再塑金身,尚存旧观。民国六年,山主钱鹏年等延请常州天宁寺月霞、应慈为主持,筹设华严学院(法界学院)于山门东偏之救虎阁、龙神堂。民国二十一年住持正道改建法堂。民国二十六年,无锡荣氏助建华严讲堂(今七处九会、五观堂),未及,值抗战而中辍。

史料所载,兴福寺高僧有唐之怀述、常达;后梁之彦偁;宋之晤恩,或弘宗演教,或感应神通。溯自开山以来,历千五百余载,世变沧桑,兴废屡更,端赖硕贤,砥柱其间,奕叶相承,传之无尽,至今“四高僧墓”以及明洞闻塔、近代诸大德塔尚在。



兴福寺自唐常建《题破山寺后禅院》一咏,驰誉千载,今犹存诸多名迹;唐尊胜石幢两座立于山门前,左为平原陆扆书,右为京兆全贞书,精妙无比。今尚存其一,另复制一,立于破龙涧畔。

救虎阁为后梁高僧彦偁拔箭救虎处。史料所载,彦偁德腊俱高,戒行清苦。一夕等阁,有虎中矢,咆哮于地,徐为拔之,虎瞑目舐血顾彦偁而去。及晓,猎户寻踪而至,偁示以矢,并为训导,猎户感悟罢猎。此阁因名“救虎阁”。

白莲池:位于救虎阁前,池产千叶重萼白莲,芳色异常。

空心潭:兴福寺山下有泉,潴而为潭,汨汨灌注,冬夏常盈,渊渟澄澈,可烛须眉,天光日华,上下交映。

空心亭:以常建诗得空心之名。破山之秀,钟于斯亭。设置既宜,称谓允当。人知少府诗之工,而不知所以为工,一登斯亭,不言而喻。

君子泉:志载泉铭曰“石窦出泉,澄浤莹澈。一勺多耳,不盈不竭。岂伊谦受,将毋安节。君子饮之,洁厉冰雪。”

廉饮堂:位于君子泉前。又传同、光二帝之师翁同龢晚年回常后,曾假此堂接待同故吏。

至于兴福寺教乘:明末有天池僧明昱,阐扬慈恩法相。清代光、宣之际,法灯和尚开堂说戒,专弘南山。其后住持乏贤,山门寥落。民国丁巳夏,本寺檀越及邑中耆老,礼请常州天宁寺冶开和尚莅临主持法席,时冶开以慈善事冗,难以兼顾,因命嗣法弟子月霞、应慈来主斯寺。



月霞法师为华严宗大师,历主法筵,秉拂伊始,即席不暇暖,筹设华严讲堂,以扬法化,未几示寂。应慈法师一遵霞师之训“力宏华严,不作方丈”,年登九十有奇,犹斋讲不辍。嗣法门人持松法师继主法席,惠宗、潭月二师相与辅弼,由无锡荣氏助款续办华严讲堂(法界学院),培植僧材并二度传戒。持松法师退席后,复求法东瀛,于高野山天德院谒金山穆韶,受“真言宗”传授,得五十一世阿阇黎位,有华严、密乘、唯识法相名著于世,后移锡上海静安寺,建制十方丛林,并设“真言宗”道场。圆寂后归葬兴福寺云栖塔院。

常熟之有佛寺,莫祥其始,可考者惟破山兴福寺最为久远。历有高僧大德在此建大道场,树大法幢,传临济正宗,弘演天台、南山、华严、真言诸宗旨,传灯相续,得人最盛,影响深远。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列为全国首批重点开放寺院之一。

历史上,明崇祯十五年(1642)程嘉燧辑、钱谦益序之《破山兴福寺志》印行。清乾隆三十八年(1773),许进益辑《破山兴福寺续志》。1993年主持玅生组织佛协辑印《常熟破山兴福寺志》。

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,宗教政策得以逐步落实,兴福寺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首批重点开放寺院之一,政府拨款60余万元,历时五年,修复大雄宝殿、五观堂;重塑三世佛、十八罗汉、四天王、四高僧等金身,寺内外景点并修葺一新。破山兴福寺遭丙丁之劫,与拨乱返正后修复规模之大,实为一千五百年以来所未有。

1985年重阳节,举行佛像开光暨玅生方丈升座典礼。

玅生和尚,昔日肄业法界学院,深受奖掖,是以知恩报德,50年守山不去,备尝辛苦。玅生和尚一生爱国爱教,生活俭朴,甘于淡泊,以身作则,为常熟佛教事业鞠躬尽瘁,付出了全部心血,是我们佛教界七众弟子学习的典范。